什么是血尿
正常人尿液中有极少量的红细胞,尿液中红细胞数超过正常标准,称为血尿。
判断血尿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镜下血尿: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平均数不小于3个,表明尿液中红细胞数异常增多,则称为镜下血尿。
(2)肉眼血尿:尿液中红细胞达到一定数量,用眼睛就能看出尿中有血,称为肉眼血尿。每一毫升尿液混入1毫升血液时尿液可呈红色。
(3)尿隐血试验:该方法采用氧化还原原理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的化学成分,很敏感。尿隐血阳性者并一定有血尿,需进一步检查。
(4)红细胞计数:准确收集1小时的尿液,观察并计数红细胞数,若1小时尿红细胞超过10万,表示尿中红细胞异常增多。
小贴士
无论尿液检查发现血尿,还是肉眼观察到尿液发红,首先要确定是否为真的血尿,需要排除一些导致假性血尿和红颜色尿的原因。
例如月经、痔出血或者尿道口有伤口导致混到尿液中,或者有服用一些药物(利福平、氨基比林、苯妥英钠、酚红等)、食物(甜菜、红辣椒、红色食品等),又或者接触某些毒物、挤压伤、烧伤、疟疾、错输血型等原因都可以导致血红蛋白尿,尿液呈红色。如果尿液呈红色,但是尿常规显示并无红细胞增多,这就不是真正的血尿。
哪些原因可以导致血尿
血尿的原因很多,当发现有血尿时,首先应仔细寻找血尿的原因。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尿道、睾丸等)任何部位的良性或恶性疾病,几乎都可以引起血尿,所以要查清血尿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时候非常困难,查了很多时间却仍未查清楚者大有人在,患者应认识到这一点,配合医生耐心地进行检查。也正是由于血尿的原因有时候比较难以明确,误诊也相当多见,一些经验不够丰富的医生,可能仅凭一些不充分的依据,就做出诊断,患者从此就长期按照这个病去治疗。有些患者,因为血尿长期查不清,认为既然西医搞不清,就去看中医,长期接受中药治疗,这种做法也是非常不足取的。
尿液在肾脏生成后,经过肾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这些器官有任何类型的疾病,几乎都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尿。95%以上的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本身所致,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各种类型的肾炎、尿路肿瘤、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副睾炎等)、肾结核、尿路结石、肾及尿路损伤(腰部或腹部外伤史,如挫伤、撞伤、摔伤等)。很多药物可以引起血尿,剧烈运动、肾下垂、肾静脉受压等也是引起血尿的常见原因。全身性出血性疾病(如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K缺乏症;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也可引起血尿,甚至以血尿作为首发或主要的症状。另外,5%的血尿是由尿路邻近脏器的良性或恶性疾病所致,如胰腺炎或胰腺肿瘤、子宫癌侵犯或腹腔脏器癌转移到膀胱、阑尾炎等,都可以引起血尿。
如何才能知道血尿的原因
血尿是肾脏和尿路可能有严重疾患的信号,因此,发现血尿后,应进行详细和系统的检查,及时查明原因。有的血尿患者自我感觉很好,没有什么不适,血尿很轻微或者呈间断性,此时患者往往麻痹大意,不及时就医,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
首先,病史非常重要,应仔细回忆发病前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剧烈运动。血尿的伴随症状对判断血尿原因也有重要参考价值,如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则多是尿路感染引起;血尿伴肾区绞痛,则可能是尿路结石。有肉眼血尿的患者,要仔细观察尿液中有没有血块,如果发现血块,则几乎可以肯定不是肾炎引起的血尿。
几乎所有血尿患者都应做尿路B超检查,但即使有尿路肿瘤,B超也并非总是能够发现,因为B超不能发现一些很小的病灶,而且B超的检查结果受不少因素干扰。对可疑病例,应行肾脏、膀胱、输尿管CT检查,但CT检查也不是百分之百能发现肿瘤,对于输尿管和膀胱这样的空腔脏器,CT的检查效果并不好。静脉尿路造影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整个尿路,但对很小的病灶,也常不能发现。膀胱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壁,对于诊断膀胱疾病有很大作用,但这项检查对机体可能造成微小的损伤和痛苦。当您因血尿而就诊时,医生不是把以上所有的影像学检查一起都让您做,而是根据病情,从简单、无创伤的检查先开始。
现在很多单位都开展尿液红细胞相差显微镜检查,该检查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以明确血尿是来自肾脏还是其他部位,其原理是:肾小球疾患导致的血尿,红细胞绝大部分是畸形的,形态各异,大小差异明显,非肾小球性血尿其红细胞绝大多数大小形态正常,仅少部分为畸形红细胞。根据笔者经验,该检查结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同一患者,可能这次查是以畸形红细胞为主,而下次检查则畸形红细胞只占少数。不少医生只根据一次或两次检查,就武断地认为是肾炎或不是肾炎,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由此导致误诊者亦相当多见,故应该综合其他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在判断血尿原因的过程中,切忌盲目根据一两项辅助检查结果就肯定诊断,切忌在依据不足时就妄下结论,切忌在诊断不明时就盲目治疗,切忌对血尿原因不明的患者疏于随访。遗憾的是,犯以上错误的医生并非少数,患者自己也一定要保持警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