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一家庭自我预防与保健系列一
得了新型肺炎有哪些症状?从临床表现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另外也可能出现流涕、咳痰等其他症状,但这些症状比较少见。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感染会导致肺炎,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症,肾衰竭甚至死亡。及时就医,不要讳疾忌医,不管是否感染,都不必惊慌,以免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下,新型肺炎已有多例治愈病例,所以并非不治之症!居家做好隔离防护,在此兰州大足神农技术总监顾问马东华教授(中国足健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提醒您做好居家隔离防护,新冠肺炎的家庭自我预防与保健为您奉上!
足底部反射区图示
1.肾上腺2.肾3.输尿管4.膀胱5.额窦6.垂体7.小脑及脑干8.三叉神经10.头部11.颈项12.颈椎13.甲状旁腺14.甲状腺15.眼16.耳17.斜方肌18.肺及支气管19.心20.脾21.胃22.胰23.十二指肠24.小肠25.横结肠26.降结肠27.乙状结肠及直肠28.肛门29.肝30.胆囊31.盲肠及阑尾32.回盲瓣33.升结肠34.腹腔神经丛35.生殖腺足背部反射区图示
44.腹股沟52.上颌53.下颌54.扁桃腺55.喉不气管及食管56.胸部淋巴腺57.内耳迷路58.胸59.膈60.肋骨61.上身淋巴腺62.下身淋巴腺
足内侧/外侧反射区图示
反射区配伍与操作顺序
一、足部反射区配伍第一组:胸部淋巴腺、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扁桃腺、躯体淋巴群第二组:肺、额窦(足大拇指)、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肾第三组:肝、胆、心、小肠、脾、胃、十二指肠、胰腺第四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阴道第五组: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二、足部反射区操作顺序按照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顺序操作两次后,接着操作第四组和第五组三、腿部胫骨侧反射区配伍脾胃区、心肺区、肝胆区、肾腰区、头颈区+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操作频率40-50次/分钟;2.把握操作原则“宁失其区、不失其点”。“点”即最痛的点、阳性反应物所在部位,应重点刺激;3.对反射区或穴位进行刺激如点按等操作,也可用按摩棒操作;4.每个反射区或穴位刺激50-60次,酸痛为宜;5.调理前、后各饮-毫升温热白开水;6.正常成人每日1-2次,感冒患者及抵抗力较差人群至少每日2次;7.老年人群刺激力度宜轻,频率宜慢;8.如操作后对应部位疼痛,则涂抹红花油搓揉至吸收;9.此配伍打破了传统“基本反射区+症状反射区+关联反射区”配伍方法,为疫情应急有效的中医反射疗法处方;10.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以7天为一个小疗程;11.注意观察调理反应:如观察体力是否增强、睡眠是否改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观察二便情况改变如:颜色变化、量的变化,气味变化,排便次数变化等。一般一个疗程后症状应有改善;12.每天建议保健时间:第一次上午九点~十一点之间,第二次傍晚七点~九点之间;如果有轻症,第一次调理时间:早晨六点~七点,第二次中午十一点~一点之间;如必要,第三次在傍晚七点~九点之间。禁忌症
1.开放性损伤的局部,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断裂伤,骨折早期,禁止在损伤局部进行反射疗法;2.严重心肌梗死、中风早期、急腹症等严重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禁止单独使用反射疗法治疗,以免贻误病情;3.严重急性感染性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结核病活动期,严重的癫痫等精神性疾病,肿瘤、重要脏器衰竭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禁止单独使用反射疗法;4.各种急性中毒的抢救期,禁止单独使用反射疗法;5.处于妊娠及月经期的妇女,下腹部、下腰部、足部及合谷、三阴交等有特定作用的穴位禁止刺激;6.各种严重出血病的患者,禁止使用反射疗法,以免导致出血增加;7.极度疲劳、醉酒、饥饿或过饱者,禁止使用反射疗法。足浴药方建议1.配方:艾叶10g、红花5g、藿香6g、羌活10g、透骨草10g。
2.用法:一日一剂,热水0毫升泡浴。一次保健结束后结合一次泡浴。
预防药茶饮
1.配方:生黄芪g、生甘草75g、党参75g、生白术75g、柴胡75g、生麻75g、陈皮50g、藿香50g、苏叶25g。
2.用法:粗粉分装10g/袋,每袋加ml水小火煮沸8分钟(忌用金属类器皿熬煮),代茶饮。每日2-4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