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核(bladdertuberculosis)较少见,常与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结核同时存在,在泌尿系统结核中的发病率占35%。
膀胱结核早期可无明显声像图改变或仅有轻微的黏膜层增厚,以膀胱三角区多见。随病情发展,黏膜面毛糙,可出现点状或片状强回声钙化。黏膜层逐渐增厚,可呈弥漫性,亦可局部增厚呈结节样、乳头样。增厚的黏膜层内可出现条状无回声。当病变累及肌层时,膀胱壁黏膜层及肌层整体增厚,回声不均,有时可呈现低回声逐渐向高回声转变的过程,部分膀胱壁可呈小梁样结构。有学者对65例泌尿系结核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发现,在55例肾脏结核患者中合并膀胱结核12例,均有膀胱壁增厚表现。增厚的黏膜或膀胱壁内常可见点状彩色血流信号。
随着纤维化范围逐渐扩大,膀胱壁出现弥漫性增厚,回声可增强,膀胱体积明显缩小,甚至仅有乒乓球大小,呈高张力状态,形态可不规则。如发现输尿管下段狭窄伴有膀胱容量小且呈圆球形,结合肾脏结核声像图表现,或有肾脏结核手术切除病史,可诊断结核性小膀胱。
在上述表现中,膀胱壁显著增厚,黏膜不光整,膀胱体积明显缩小,是膀胱结核典型的超声表现。
图示膀胱三角区膀胱壁局部增厚,呈“山丘状”(箭头);
图示膀胱壁小梁小房样改变(箭头),局部增厚的膀胱壁内见条状彩色血流信号(三角形箭头);
图示增厚的膀胱壁(箭头)内见点状彩色血流信号(三角形箭头);
图示膀胱壁上小梁小房改变(箭头),黏膜面见点状强回声(三角形箭头);
图示膀胱壁弥漫性增厚,体积缩小,呈结核性小膀胱;
膀胱结核可由前列腺结核、卵巢结核或盆腔结核性脓肿侵犯所致。超声表现为受侵犯处的膀胱壁增厚,回声减低且不均匀。根据膀胱壁受累程度不同,患者可有相应的临床症状。若病变局限于浆膜层或肌层,可能无尿路症状;若病变累及黏膜层而未突破黏膜,可能出现轻微的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征;若病变突破黏膜层,则形成膀胱内瘘,脓液可通过瘘口进入膀胱随尿液排出,出现脓尿。图示盆腔巨大结核性脓肿(三角形箭头)侵犯膀胱壁,膀胱壁局部增厚,回声减低(箭头)(BL:膀胱)。
参考文献
杨高怡.临床结核病超声诊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转发给更多小伙伴,大家一起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