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肾,就像一个椭圆形的过滤器,肾小球把溶于血液里的人体废物(多余的无机盐、水、死亡的细胞,等,很多)过滤下来形成尿,存到膀胱排泄下来。一旦肾脏内出现积水,那么尿液的排出受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就会受到威胁。
我们今天的主角——双J引流管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发挥其独特价值的。它个头虽小,能量却很大,可将肾积水造成的种种不利局面彻底扭转,让患者重获舒适的生活体验。
一个例子几个月前,透析科接收一位患者。此人左肾已因肾癌切除,仅剩的右肾功能严重不全且有积水,各项指标超高。患者来时已经出现贫血症状,每日尿量仅为20ML,不敢喝水,食物也不能含有太多水分,生活非常痛苦。
经过10多次的血液透析后,患者和家人有了做肾造瘘的打算。但造瘘术要在腰后穿孔,不利于恢复,且护理较为繁琐,因此,透析科谢主任和泌尿外科李超医生推荐他尝试输尿管支架治疗,即在输尿管中置入双J引流管,先解决肾积水问题,疏通排尿功能,预期以此方法改善肾功能。
意想不到的是,将双J引流管置入后,转天复查肾功能的报告里,各项指标全部降低(好转),出院的时候,每日尿量可达ml,比入院时提高了倍,肌酐也由降至多,尿素从30降到10左右,尿酸达到正常。这可把患者高兴坏了,上厕所的时候心里美兹兹的哼着小曲。
其实放个管也就几百块钱,简直经济实惠。手术流程也简单,经输尿管镜操作创伤极小,非常利于恢复。就是这样一种技术,它的作用是十分强大的。患者的肾积水一旦得到疏通,肾功能情况就得到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显著提升。
干货时间和您聊一聊双J引流管在肾病中的实用性
您知道什么是双J引流管吗?双J管又称猪尾巴管,或称D-J管,材质柔软,弹性良好,兼有支架和引流的作用,可解除输尿管梗阻,防止术后黏连、狭窄和漏尿,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较为广泛。
留置双J引流管的意义有哪些?术后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可以作为支架起到内引流作用,有效解除了上尿路梗阻,具有引流尿液,预防粘连,减少术后感染、漏尿,缓解梗阻,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广泛用于临床尿路手术,可有效预防上尿路结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它的适应症有哪些呢?1、复杂性肾结石的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前放置双J管。
2、输尿管狭窄的扩张治疗时放置双J管。
3、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行切开取石术时放置双J管。
4、肾及输尿管良性肿瘤等上尿路手术时放置双J管。
5、上尿路梗阻所致肾积水时放置双J管。
医生是如何将管道置入病人体内呢?1、术中置管法:对开放性手术和经皮肾镜采取术中顺行置入。将带导丝的双J管向肾下方沿输尿管插入膀胱后拔出导丝。
2、膀胱镜下置管法:膀胱镜下置管法适用于输尿管狭窄者。在膀胱镜引导下找到输尿管口,将导丝沿输尿管口送入,当导丝达到估计的长度进入肾盂时,即用推送管将双J管向上推入肾盂内,最后固定推送管,拔出导丝,见双J管下段在膀胱内呈盘曲状,拔除膀胱镜。
3、输尿管镜下置管法:在输尿管镜下直接可将导丝送入肾盂内后再依次扩张,然后以导丝引导利用推送管将双J管送入肾盂内,见双J管下段在膀胱内呈盘曲状,拔除膀胱镜。
置管后患者应注意哪些方面呢?内置双J管引流期间患者不可进行剧烈活动,一定要避免上举及下蹲的动作,不可提重物,避免出现双J管的移位。患者应多卧床休息,采用健侧卧位或者半卧位,有利于尿液的引流。患者应多饮水,每天ml---ml,以保持足够的尿量起到冲洗的作用。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避免用力咳嗽等增大腹压的动作,防止双J管移位。
今天就聊到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医院动态养生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