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软镜手术已在泌尿外科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学习技术是基础,掌握技术关键是核心,如何避免输尿管软镜手术的并发症、术中常见问题的处理等,近日在CUDA年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医院泌尿外科的薛蔚教授与临床同道分享了《输尿管软镜手术》这一报告,结合薛教授的临床经验总结为大家解惑、传道,正如薛教授所言“尽管输尿管镜及其附属器械不断在发展与改进,手术者永远是最重要的环节。”
薛蔚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医院泌尿外科输尿管镜的应用顺应了泌尿外科微创潮流的需要,首先要掌握输尿管镜治疗的适应证,其包括腔内碎石术、腔内逆行肾盂切开术、输尿管狭窄切开、肾盏引流、治疗肾盏憩室、治疗恶性尿路上皮肿瘤、治疗良性肿瘤和出血性损伤。
而保障输尿管镜手术安全成功的关键因素有术者要熟悉泌尿系的腔内解剖并完善的术前准备、准备配套且合适的器械,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和途径,注重能正确判断何时应调整手术计划等。
另外,患者应做到如下的准备,在术前应进行影像学检查,其中平扫CT和KUB为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而B超、CTU、IVP、逆行造影、同位素等为备选或可选检查项。术者要了解患者的泌尿系病史如输尿管再植术史、严重的BPH史、盆腔放疗史、尿道狭窄、造影剂过敏、感染史等。术前供应考虑控制感染,确认尿液的灭菌,预防性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预置D-J管对于感染或感染高位者,复杂性结石,梗阻较严重,拟行URS术的肾绞痛患者。
虽然输尿管镜的发展对于上尿路疾病的诊治是革命性的,但是同时也造成了医源性损伤的增加,并发症约2%-20%。EAUGuideline指出,明显的并发症从早期9-11%,降至近年来5-9%,-年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逐年下降。
详细的术前告知有利于规避手术的风险和术后医患纠纷。必须告诉病人及其家属手术的目的,手术的方法和手术的风险。
输尿管软镜手术术中常见的问题,一方面,软镜无法沿导丝进入输尿管开口,应该逐项进行排出,如是否为膀胱多度充盈、是否为输尿管口已得到充分扩张、是否调整进镜角度等。另一方面,软镜无法沿导丝通过输尿管,应排出输尿管开口是否太紧,相应给予扩张开口,若输尿管太游离,可使用斑马导丝,输尿管内径太细可扩张输尿管。如遇术中视野不清,可以手工间歇性加压冲洗、二期手术,抽出肾盂液,冲入同剂量消毒蒸馏水以破坏残留红细胞。
临床上应对各种结石的处理包括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处理,选用国产输尿管封堵器可以防止结石的漂移;对于下盏结石的处理可用Nitinol套石篮,将结石引入输尿管镜或光纤易到达的肾盏或肾盂。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处理中,首先注意患者体位,也选用改良的Trendelenburgposition,整体头低30°+单纯头高15°,使结石尽量进入上盏。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其中影响结石排空的不利因素包括下盏漏斗部与肾盂之间的夹角小于90°,肾盏盏漏斗部长度大于3厘米,肾盏漏斗部直径大于4毫米,肾盏扭曲。
软性输尿管镜的应用局限包括较小的手术视野,较小的操作同道,如辅助器械规格的限制、灌注引流的流量太小,昂贵的手术费用,另外包括软性输尿管镜的损耗和激光光纤的损耗。
在临床上,若实施输尿管软镜手术,做到选择合适的患者,术前要精心的准备,如齐全的器械,并且要有认真的态度和熟练的技术驾驭手术,术中要做到正确的判断,术后做到良好的随访,这才是输尿管软镜手术成功的关键。
结石治疗的个体差异,患者方面,可以有结石大小、位置和成分的差异,个体的解剖因素,是否合并感染,以及患者的治疗经历和现阶段的状况;医疗差异体现在医生的能力和医疗设备的差别。应结合综合性因素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
输尿管镜技术的发展在过去的三十多年内,使泌尿外科内经诊疗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进步。尽管输尿管镜及其附属器械不断在发展与改进,手术者永远是最重要的环节。
CCMTV-临床频道泌尿外科原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转自北京哪个专家治疗白癜风好北京最好白癜风专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