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上海交通大医院小儿泌尿外科一直是国内一流的专业,很多年前就知道科室的医生要有博士学位,特别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CI文章等学科指标。各种会议上也听到新华小儿泌尿医生为规范治疗所做的各项临床研究、科研探索。对科室总体认识也就止于这些了。
在疫情好转的特殊日子里,我加入新华小儿泌尿外科,和大家一起交班、查房、手术一个多月了,把部分所见和感悟与大家分享。
科室晨交班有很强的仪式感。
在一个多月时间内没有看到一人迟到,大家都养成了交班前手机静音的习惯。每日病区总体收治情况、昨日手术、当日手术、疫情防控情况都会一一交班,上级医生几乎是检查式地询问部分病例的手术指征。
病例讨论是交班的重头戏,上尿路疑难病例、反复手术病例、术后并发症、典型病例、罕见病例都会在这个环节出现。病例资料、讨论目的一般会事先做成幻灯,各级医生都发言。各种观点、方案激烈碰撞,不仅仅是病例相关的专业知识让人受益匪浅,新华小儿泌尿各级医生提炼主要矛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我眼前一亮,严谨的思路、开放的思维、前沿的知识都反应了这个群体的综合素养之高。
手术情况是我最关心的。出乎意料,我看到了非腹腔镜的微小创伤手术。
在需要手术的小婴儿肾积水,肾盂扩张往往严重、而且小婴儿的腹壁移动性比较大,新华的小儿泌尿医生就采用脐部皱褶弧形切口进行肾盂成形术,暴露足够充分、可以双侧同时手术,术后切口隐藏效果与单孔腹腔镜相似,但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新华儿泌的上尿路手术数量多,腹腔镜肾盂成形、重肾的半肾切除、输尿管再植这些技术没有大规模报道过,但新华儿泌医生腔镜下操作娴熟、层次清晰,悬吊、暴露有其明显特色。刚工作两年的住院医生也有机会进行肾盂缝合,毫不怯场、只看屏幕会以为是高年资“腔镜老手”。
一例患儿,肾脏已于外院进行了三次手术,遗憾的是该肾脏功能仍极差,决定行腹腔镜下肾切除。严重肾周粘连难以想象,肾蒂血管有两套(术后标本看是罕见的肾重复畸形伴重度上下肾积水、Y形输尿管),术中上肾部血管蒂出血,手术医生处变不惊、有条不紊地确定出血血管并顺利控制,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的配合也随术中情况而变化,团队毫无慌乱,默契得无需过多言语交流,患儿已度过难关。术后与同事交流,他们说得很淡定:“我们有这个能力”。
新华的尿道下裂等尿道、阴茎成形类手术操作极为细致,不放过任何一处疑问,呼应了老师和主任交班时常说的“手术时绝不能将就,台上稍微放松一点点,术后就会有后果”。
各种设备齐全也让我感触颇深,一位同事说,今年把“达芬奇”机器人装好,我们就啥武器也不缺了。一例输尿管下段狭窄合并结石患儿,切除狭窄段后近端输尿管提出腹腔,软镜登场、套石篮套取肾结石,手术一气呵成,没有到处找设备、等器械导致的手术割裂感。类似的多镜联合手术已经成为新华儿泌的一个特色。
我也看到一些少见疾病和手术,比如女性尿道下裂的尿道阴道整体拖出、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导致“满天星”肾结石的高难度PCNL等,都让我体会到老牌一流专业的沉淀和底蕴。
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能加入新华儿泌这样显然还会有新高峰的团队,定当秉承科室“传承创新、造福患儿”的理念,努力发挥好我的特长,让更多的患儿受益于超微通道单孔腹腔镜技术(Micro-LESS)!我也会登上新高峰!
END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范登信,男,泌尿外科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医院小儿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小儿泌尿超微通道单孔腹腔镜技术开拓者,中国妇幼微创协会儿童泌尿学组委员,中国中西结合男科学青年委员。擅长泌尿尿道下裂、隐睾诊治以及肾积水、肾重复畸形等单孔腹腔镜纠治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