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急性型和慢性型,儿童以急性型多见,成人以慢性型多见。

因本病主要表现为不同部位的出血,故属于中医学中“血证”、“发斑”、“葡萄疫”、“肌衄”等范畴。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血液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将其统一命名为“紫癜病”。

本病主要病因为外邪、饮食、情志、劳欲、久病。如《外科正宗·葡萄疫》云:“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一般外邪多为燥热之邪。《易经》曰:“燥万物者,莫漠乎火”。外感之燥热或与胃中积热,同气相应,阳明积热日重,或因郁怒伤肝,肝胆火旺,火热之毒益甚,郁而不发,皆可留于经脉,伤及血络,溢于肌肤而发肌衄。盖血犹地之水也,性本静,火扰则血动,火愈盛而血愈动,故血以火而妄行,所谓“火不郁不成斑”。初病多热毒炽盛,为实证,日久迁延不愈,多转为虚证。或因饮食不节,伤及脾胃,以致脾胃虚衰,失其统摄之职,血溢脉外而出血,或劳倦过度伤及正气,或久病之后脏腑受损,气血阴阳亏虚而发病。若肾阴不足则虚火内动,迫血妄行而出血。若阳气耗伤,气虚不摄,血不循经亦可出血。或气虚血瘀、或气滞血瘀、或出血留瘀,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出血。血热妄行,气虚不摄,瘀血阻络乃其主要病机。血热又有虚实之分,而瘀血多非单纯之。轻者紫斑现于肌肤,重者并发内脏及颅脑出血。

本病轻者或慢性起病者可仅见实验室检查示血小板减少,而无明显出血表现;大部分患者以皮肤瘀点瘀斑、齿鼻衄血、口腔血疱等为主要表现,重者可伴呕血、便血或颅脑出血等急危重症。临证常依据病机分为血热妄行、肝胆火旺、阴虚火旺、气不摄血四型论治。血热妄行者多起病急骤,出血较为严重,量多而鲜红,皮下紫癜,或瘀斑成片,鼻衄频繁,齿龈渗血,口腔黏膜及舌面血疱,常伴发热、口干、咽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等表现;肝胆火旺者或因外邪侵袭,郁于少阳,或因情志不遂,气机郁结,气郁化火所致,症见皮肤紫癜、齿鼻衄血、口苦咽干、胸胁满闷、急躁易怒、或伴寒热往来、尿黄等;阴虚火旺者多见于热盛伤阴者,症见紫癜散在、时隐时现、色紫红,齿鼻衄血、五心烦热、夜寐盗汗、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妇女月经量过多等;气不摄血者多见于病久不愈或素体脾胃虚弱者,症见面色无华或萎黄、反复发生肌衄、血色淡红、神疲乏力、气短、自汗等。









































那家医院制白癜风好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wuh.com/yssh/909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