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检那些事胎儿肾盂分离

产前超声检查,有时会提示胎儿肾盂分离。

会不会对胎儿有影响?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该如何随访和治疗呢?

从上图可知,肾盂就是肾和输尿管连接的地方。

病因

肾盂扩张分离是由于结石、输尿管畸形,尿液反流,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肾盂被充盈变大形成的。当胎儿憋尿时,也可发生肾盂分离。

梗阻性

梗阻性肾盂分离的原因包括:

1、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UJO):男胎多于女胎,单侧多于双侧,左侧多于右侧。病变包括:纤维性粘连、带状结构、扭曲、输尿管瓣膜、异常输尿管连接,常伴肾盏扩张。有相当一部分肾盂扩张表现为一过性,犹如功能性改变一样,可能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缺少纵向肌层。

2、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梗阻(VUJO):伴输尿管扩张。

3、后尿道辧膜或尿道闭锁:尿液不能排出,膀胱积尿,继发输尿管、肾盂、肾盏均出现扩张,形成巨输尿管和严重肾积水,肾实质受压,皮质变薄,肾功能不全。

非梗阻性

梗阻性肾盂分离的原因主要:膀胱输尿管反流:生理性反流或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造成输尿管防反流功能丧失。

对胎儿的影响

部分早孕期就显示膀胱扩张的病例,有些存在尿道梗阻,有些合并染色体异常,但也有些可自然消退,结局正常。

孕中期部分轻度肾盂扩展胎儿并不存在泌尿道器质性病变,随着孕周增加肾盂径线恢复正常,有些持续轻度扩张,男胎更常见。但也有少数为染色体异常。

可合并泌尿道其他异常,如膀胱输尿管反流、重复肾、输尿管扩张以及一侧肾脏无功能或肾缺如。还可合并泌尿系统以外畸形:先天性巨结肠、心血管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缺陷、食管闭锁或气管食管瘘、无肛和多指趾畸形。

严重尿路梗阻可发展为梗阻性囊性发育不良肾。可伴有膀胱扩张和羊水过少,甚至肺的发育不良。“梅干腹综合征”是尿道梗阻的一种极端状态。

肾盂扩张界限

孕中期<5mm/孕晚期<7mm为正常

5-10mm/7-15mm为轻度扩张

>10mm/15mm为中度扩张

肾积水分级

严重肾盂扩张,伴有肾盏扩张及肾皮质变薄。

按肾盂、肾盏扩张的程度将其分为五级:

1级:肾盂扩张(1.cm);

2级:肾盂扩张(1.0~1.5cm),肾盏不扩张;

3级:肾盂明显扩张(1.5cm),肾盏轻度扩张;

4级:肾盂明显扩张(1.5cm),肾盏中度扩张;

5级:肾盏重度扩张并肾皮质变薄,消失。

处理

发现肾盂扩张,需进一步检查是否伴肾盏扩张,肾皮质变薄,确定其严重程度。并仔细分析泌尿道扩张的部位,对其狭窄或梗阻部位作出初步判断。并排除是否合并其他畸形。

在产前诊断为胎儿肾积水,无论是双或单侧,部分产后可以自行缓解,肾积水并不意味着梗阻,并不意味着肾功能有损害或有肾后性的病变。但肾积水的加重有必要进一步临床的干预。

胎儿期

轻度肾盂分离,也要考虑存在染色体异常可能,建议孕期行产前诊断或无创DNA筛查,排除染色体异常相关疾病,在排除合并其他畸形后,需作超声随访,产科处理无特殊。

肾盂中度扩张,或伴肾盏扩张,只要肾脏大小正常,肾实质回声正常,预后仍较好。

极少数肾盂、肾盏极度扩张皮质极薄,只要对侧肾脏正常,也能正常生存。

如果宫内就发现膀胱扩张,诊断为尿道后瓣膜者,预后较差。

孕期发现泌尿道严重梗阻如双侧严重梗阻或严重尿道梗阻,已引起羊水少者,有生机儿前可选择引产终止妊娠。

严重梗阻可考虑行宫内肾盂穿刺或膀胱穿刺引流术,或放置引流管将尿液引流至羊膜腔内。有时需适当提前分娩以尽早采取手术治疗解除泌尿道梗阻。

出生后

一般来讲,多数胎儿分娩后1~3个月肾积水可消失,有的可延迟至6个月>1.5cm,且肾实质厚度变薄的胎儿肾积水,往往存在病理性梗阻,预后较差。如果出生后6个月仍无消失,多为泌尿系统畸形,应积极治疗。

出生后建议复查新生儿泌尿系B超,如果仍存在肾积水,必须先明确肾积水的原因:

1、可以先做个CT或IVP(静脉泌尿系造影),明确下有无梗阻因素。

2、做肾图了解分肾功能。

3、然后根据检查的结果综合评估,根据具体的因素拟定治疗方案,如手术等。是否需要手术及手术时机的选择问题。目前国内主流认为宝宝出生后仍处于一个不稳定期,除非肾功能受到了明确的损害,否则,可定期复查,待满月或满2个月后最终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关的治疗,如手术等。如果没有狭窄梗阻的话,那就建议观察,定期复查。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wuh.com/yssh/9048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