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方两则辅助治疗结石与关节炎
妙方点评之一南瓜蔓泡水排结石吊南瓜曼一次量--克(干品),洗净切碎,放入暖水瓶中,用开水浸泡。一天浸一热水瓶,随喝随添水,平时当水喝,尽量多喝,每天可饮两水瓶,喝到第四、第五天开始排石,第六天小便伴有粘稠状尿液排出。服药期间,严格禁忌油辣腻之物,不吸烟不喝酒,否则无效。吊南瓜蔓,又叫南瓜曼。就是吊着长的南瓜的藤(就是细的卷的花蔓.),与之区别的只是在地面上爬蔓的南瓜。吊南瓜蔓泡水可排结石吊南瓜蔓克(鲜的加倍),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每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均可饮用,一天喝一瓶,每天换药重泡,连喝3—4天。开始排石,一般为浑浊状尿,有时有小的石粒,当小便有拉丝状液出现,则证明结石全排净,不用再喝药了。忌辣、酒,特别是肥猪油。代博士点评:南瓜蔓就是南瓜藤上的嫩枝,含丰富的胡萝卜素,粗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本草再新》记载:“味甘苦,性微寒,无毒。”,可以“平肝和胃,通经络,利血脉,滋肾水。治肝风,和血养血,调经理气,兼去诸风。”凡是藤类的中药都有一定的通经络的作用,比如络石藤、鸡血藤、海风藤等。南瓜藤入肝;胃;肺经,其对内脏的调节作用较其他藤类药物为佳。结石是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肾脏、输尿管、胆囊或膀胱等)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常见于胆囊及膀胱、肾盂中。结石由无机盐或有机物组成。由于发病部位不同,结石形成原因不同,其所含的成分、形状、质地、对机体的影响等均不相同。治疗的方案因结石大小和质地不同而不同,以肾结石为例,疼痛不能被药物缓解或结石直径较大时,应考虑采取外科治疗措施。如果结石较小,可以考虑采用此方辅助治疗,因为大量饮水和南瓜藤的利尿、通络作用,对促进结石排出有一定效果。不过应该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果疼痛持续、尿量减少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医院就诊。也曾有报道因为服用南瓜蔓煎水服用治疗肾结石,结果1个月下来,病情不仅没有缓解,更是因身医院,经诊断竟然患上了尿毒症。结石对身体有很大危害,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严重后果,所以读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此外,对于发作结石后治愈的患者,应该多进行一些跳跃的动作,以加强对内脏的振动,防止结石的发生,传统导引法八段锦中“两手攀足固肾腰、背后七颠百病消”也是非常合适的锻炼方法。妙方点评之二外敷鲜小蓟蓖麻子治关节炎取新鲜小蓟10克,蓖麻子(去皮)5克,捣成膏,均匀敷于关节上,厚度约五分硬币厚,外用塑料薄膜包扎,上盖毛巾,4小时后关节处发热,可见米粒及豆粒大小红色斑疹,微痒。敷药时间一般夏季4~6小时,秋冬季节6~8小时,注意不可敷药时间过长,以免起水泡。主治:关节炎。方解:小蓟(别名刺儿菜)甘凉,内服具有凉血止血,止痛祛瘀,消痈肿,外用借其祛瘀止痛作用,治疗关节痹痛。蓖麻子甘辛平有毒,外用能祛风湿,开通关窍经络,止诸疼痛,主治风寒湿痹。两者合用起协同作用,故治疗关节炎效果显著。代博士点评:小蓟甘、苦,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纲目拾遗》记载:小蓟清火疏风豁痰,解一切疔疮痈疽肿毒。蓖麻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除去果壳,收集种子。归大肠、肺经。可以消肿拨毒,泻下通滞。用于痈疽肿毒,喉痹,瘰疬,大便燥结。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小蓟、蓖麻子捣成膏外用,可以清热解毒消肿,对于关节炎的急性期有一定作用。不过本品对于老年退行性关节炎无效,退行性关节炎由于过度负重或使用这些关节,导致退行性变化的发生。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这一类关节炎治疗主要是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的大幅度活动,以延缓病变的进程。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减少关节的负荷。下肢关节有病变时可用拐杖或手杖,以求减轻关节的负担。同时应该加强在平躺状态下关节的活动,因为在平躺状态下,关节没有负重,适当活动有促进关节液分泌,加快血液循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