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季节防结石

通讯员魏忠涛

受访专家: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郑涛博士

      

郑涛泌尿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后

            

72岁爹爹输尿管内上演“疯狂的石头”

          爹爹有苦诉家住在汉阳郭茨口的张爹爹,今年72岁。一年多来,觉得左侧腰后部隐隐约约地胀痛,也没有别的不适,就没有管它。最近半月来,感到一阵阵的胀痛明显加重,偶尔小便时疼痛明显,于是来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经医生一检查,左侧输尿管内有两处结石。更让人惊讶的是,短短一根输尿管,不仅上段长了一颗长约1.7厘米大结石,而且下段还有一颗长约1厘米的结石。                结石越小越明显

  

泌尿系统内的结石,尤其是输尿管内的结石,以肾脏绞痛和血尿为典型症状。72岁爹爹体内结石一年多,却症状不典型,为何?

郑涛博士解释,泌尿系统结石引起腰痛和血尿的程度,和结石的部位,大小,活动度等因素有关。通常较小的结石腰痛症状更明显,主要原因是小结石可进入输尿管,在随着尿液下排的过程中,结石与输尿管的粘膜摩擦会出现血尿;因为人体的输尿管存在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输尿管跨髂血管处和输尿管膀胱壁段),一旦结石嵌顿在上述三个狭窄处,伴随出现的就是明显的肾绞痛。如引起梗阻,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肾积水、肾功能衰竭等恶果。肾脏内较大的结石虽然不能进入输尿管因而疼痛、血尿等症状不明显,但结石会诱发感染,而且治疗起来较输尿管结石更为复杂,因此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郑涛博士提醒,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很多,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职业对结石的形成影响很大,不能一概而论。湖北省是结石高发地区,夏秋季节,气温较高,人体出汗量大、尿液形成减少易浓好发结石。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夏秋季节的结石住院患者人数比平均数增加了30%。今年6月至今,我院共收治例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的患者。预防结石形成和急性发作,最简单的办法是多喝水,推荐每天的液体摄入量在2.5~3.0升以上,使每天的尿量保持在2.0~2.5升以上。

          喝水要科学

很多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喝水习惯均有问题。

问题之一:喝水不及时,临到口渴时才喝水。人体的60%为水,产生明显的口渴感时说明体内缺水已经达到了2%,这时才去喝水显然不科学。应在出现口渴感之前及时喝水。大量喝水能起到利尿,稀释尿液,冲洗尿路,防止结石形成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通过多喝水使尿量增加50%,结石复发率可下降约86%。

问题之二:喝水不均衡,白天多喝,晚上怕麻烦尽量少喝。其实,夜间尿液易浓缩,更需补充水分。要保持夜间尿量,除睡前喝水外,夜间起床排尿后也应该及时喝水。

问题三:饮料代替水。其实喝啤酒、碳酸饮料和含糖饮料不能代替喝水。喝水还是要以热茶、白白水、淡盐开水等为佳。结石患者少喝矿泉水或富含矿物盐的水。

          饮食要均衡

据统计,我国的尿石80%-84%为草酸钙结石。一般来说,草酸钙结石患者宜少吃草酸含量高的食品,如萝卜、菠菜、苋菜、芹菜、莴苣、竹笋、土豆、可可、巧克力、红茶、酸梅、可乐、啤酒;口服维生素B6及镁制剂,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特异性高草酸盐尿石症。此外,精制食糖及其制品也可增加尿钙产生。

  结石的另一重要成分是尿酸结石,约占8%,多见于痛风病人,尿酸结石患者应忌食动物内脏和酒类;限食肉、鱼、虾类以及壳类海鲜,每日不超过克;少食蘑菇。蛋、奶中的嘌呤含量很低,可以食用,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

          适量多运动

  平时要多活动,如散步、慢跑、做体操。体力好的时候还可以原地跳绳,同样有利于预防泌尿系统结石。有研究表明,长期卧床的病人,患结石的风险是正常人的4-5倍,多见于老年痴呆、瘫痪、血栓和骨折的病人。

          及时治疗感染

  感染是泌尿系统尿石形成的主要局部因素,治疗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尿石症的防治效果。由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造成的尿路感染容易诱发结石,这些细菌能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尿变成碱性,易使尿酸盐沉淀而形成结石。

          治疗手段

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结石治疗方法有所不同,目前临床上绝大多数尿路结石可通过微创手术(如:体外冲击波碎石、膀胱镜碎石、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取石术等)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钙泊三醇软膏
皮肤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wuh.com/lczz/9088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