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高难度手术成功的背后需要什么来支撑?或许,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医生们精湛的技术、医护间密切的配合,甚至还有新的医疗设备的应用,而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因素却是医患之间的充分理解和信任。只有当医患携手成为一种常态时,医术才能发挥它最大的功效。
日前,在市三院,66岁的刘大娘(化名)经历了5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医生们为她切除了腹膜后重达20多斤的巨大肿瘤,术后11天后乔大娘顺利出院。出院前,老人的家属拉着普外一科潘吉勇主任的手,为医生们的努力表示惊叹和感谢,连称“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果”。患者家属没有想到的不仅仅是手术的效果,而更多的是治疗过程中发生的那些不同寻常的故事。
不同寻常的手术4月19日中午时分,在市三院的手术室内,刘大娘紧闭着双眼,护士们在一袋接着一袋地为老人输血。而此时,这台高难度的手术,已经进行了2个多小时。
由于肿瘤巨大,遮挡了手术视野,手术只能采取分次切除。主刀医生潘吉勇主任首先将一个足球般大小的肿物从老人的腹腔内取出,这个沉甸甸的大家伙仅仅是老人腹腔内肿瘤的三分之一。随着手术的进行,另外几块肿物也陆续被顺利切除。
不同寻常的病情刘大娘的肿瘤位于腹膜后,已填满了整个腹腔,并浸润生长到了肾脏及右侧输尿管当中,与其紧邻的肝脏、右肾及右侧输尿管、小肠、结肠等重要脏器被挤压到腹腔的左侧。老人入院时隆起的腹部犹如足月的孕妇,肿瘤的压迫使得老人右下肢水肿、呼吸困难。
不同寻常的决定对于这台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其实潘吉勇主任早有所料。手术做还是不做?潘主任与家属进行了反复沟通,充分告知手术的风险及利弊。即使这样,家属还是坚定地选择了手术,并且表示手术不成功也能够接受,他们相信所有医生都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带着患者家属的信任,潘主任在术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手术方案的制定经过多学科的讨论:泌尿外科术前给予输尿管插管,做好脏器保护;麻醉科进行颈内静脉及桡动脉穿针置管,随时测压,保证每秒钟的血压变化都在医生掌控及调整当中;手术后安排患者进入重症医学科,给予更全面的生命支持……
不同寻常的艰难手术进行中,房间内只传来手术器械相互咬合的金属碰撞声,医生的每一个动作和步骤既娴熟又小心翼翼。空气仿佛凝固,每个人都全神贯注,这是最关键的时刻,因为切除肿瘤时很可能会引起大量出血,而肿瘤一旦被切除,又会导致回心血量骤增,心脏负担急剧加大,引起血压不稳,甚至死亡。
不同寻常的结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手术的每一个步骤都按照计划顺利的进行着,最后一部分的肿瘤也被完整切除,被肿瘤浸润生长的肾脏已没有保留的价值,经家属同意后与右侧输尿管一并切除,经过5个小时的奋战,在泌尿外科的联手配合下,手术获得成功。
不同寻常的启示现如今,医患矛盾之所以不断出现,部分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这就需要医生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得到对方的认可、理解,进而达到信任与合作。这台成功的手术背后包含了耐心的沟通+互相的信任+精准的技术+多学科的配合,而且缺一不可。
专家简介潘吉勇 市三院普外一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普通外科专业31年,在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癌、肠癌、肝胆胰脾等消化道肿瘤的手术治疗。熟练掌握腹腔镜胃肠、肝胆等手术微创技术。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预约挂号方式:
请用支付宝“扫一扫”,扫描下方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