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节气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

清明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表示季春时节的正式开始

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节气

│气候现象│

清明

乃天清地明之意

农历书曰:

斗指丁为清明

时万物洁显而清明

盖时当气清景明

万物皆齐,故名也

清明是在寒食后的一天

属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草木吐绿的时节

冬天之后就是春天

人们在寒食之时,祭祀哀思

寒食之后,就出去踏青

放风筝、荡秋千

插几枝柳,看它日后成荫

说到清明

由于历史和民间风俗的原因

现今已不仅是一个节气的名称

而且更演化成了一个

人们较向往的春季节日

“清明”时节,春风和熙

春意盎然,置身其境

但见春光明媚,春景如画

更有

千山秀色,万木峥嵘,草木青青

心旷神怡的明快感觉

清明期间

人们往往会结伴外出

郊游踏青或行田间,或临溪流

或登山岗,或赏林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清明

按《国语》曰

时有八风

历独指清明风,为叁月节

此风属巽故也

万物齐乎巽

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一候,桐华始

清明时节

山坡上的桐树开出淡紫色的花朵

二候,田鼠化为鴽

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

喜爱阳气的鴽鸟开始出来活动

田鼠为至阴之物

鴽鸟为至阳之物

田鼠化为鴽

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

三候,虹始见

虹为阴阳交会之气

纯阴纯阳则无

若云薄漏日

日穿雨影

则虹见

│十二律吕│

姑洗

对应三月·辰月

十二律之一

《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姑洗

《史记·律书》:三月也,律中姑洗

明王鏊《震泽长语·音律》:

南吕为羽,姑洗为角

指农历三月

汉班固《白虎通·五行》:

三月谓之姑洗何?

姑者故也,洗者鲜也

言万物皆去故就其新

莫不鲜明也

唐杜审言《南海乱石山作》诗:

“昔去景风涉,今来姑洗至”

│卦象│

农历三月对应着《周易》中的夬卦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兑)相叠

乾为天为健;兑为泽为悦

泽气上升,决注成雨

雨施大地,滋润万物

五阳去一阴,去之不难

决(去之意)即可

故名为夬(guài)夬即决

│农事│

种瓜植树

清明春始草青青

种瓜点豆好时辰

晋中之窗种甜菜

水稻育秧选好种

常言道: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时至清明

盆地气候温暖

春意正浓

但在清明前后

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

甚至使日平均气温

连续3天以上低于12℃

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

所以水稻播种

栽插要避开冷尾暖头

│习俗│

清明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

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

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

斗鸡,拔河等

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

社会的嬗递变化

有的习俗已被淘汰

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唐代元稹的诗云:

初过寒食一百六

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

清明节与冬至本身所处的日期

就有一天的差异

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

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

久而久之

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

│饮食│

清明4月4-6日

清明后雨水增多

自然由阴转阳

这时要注意清泄肝火

以防肝气升发太过或肝火上炎

清凉的寒性食品

并减少甜食和热量大的食物的摄入

吃些柔肝养肺的食物

如荠菜、菠菜、山药等蔬菜

春天韭菜可暖身

其他有银耳、香菇、牛蒡等

香蕉、橘子等性味清凉的水果也应吃些

忌食用鸡和笋,能动肝火

导致慢性肺炎和高血压复发

避免辛辣寒凉的食物

有慢性病的人忌食“发”的食物

│节气养生│

春季的三个月

是万物生长发育推陈出新的季节

自然界充满着一片新生的景象

万物欣欣向荣

人们应该晚睡早起

在庭院中缓缓散步

披开头发,舒松衣带让形体舒展

使自己精神状态与自然界生发之机相适应

对于春天赋予人的生发之气

不要随便损害、劫夺和克伐它

这就是

与春季相适应的保养生发之气的道理

若违背了这个道理

就要伤及肝气

以致供给夏季长养的力量就少了

那么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经络与节气│

清明对应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戊土

胃为阳腑

秉大气中土气而生

土气有运化作用

胃经土气的运化作用

由上而下,自头走足

络脾,主降

秉阳土之气

兼秉阳金之气

│穴位与节气│

清明对应华盖穴位

│脊椎与节气│

第十胸椎——清明

肾、盲肠、大肠、肾炎

水肿、痛风、不孕、输尿管炎

带状疱疹、静脉曲张

在整个生命时钟过程中

我们的节气和子午流注

恰好是让我们把握生命节奏

把握我们的生命时钟关系和能量关系

中医在这里面有大量的内在的传承

和内在的底蕴来承载这部分

像我们的脊柱

在什么时候治疗我们脊柱的某些位置?

哪个脊柱对应我们什么样的节气?

它有非常完整的对应关系

这些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

能够把这一部分的内容全息呈现出来

这样能够更好指导我们生活中的健康

三才、四时、五行

六艺伴随着节气

你吟诗作画了吗

歌唱、舞蹈、击鼓庆贺

节奏、节律、节日

生命的节奏是美妙的

生命的节律是丰盛的

生命是时时刻刻值得庆祝

……

请继续欣赏以下部分作品

他们都是生命的艺术家

创造了二十四节气的艺术作品

未来我们融合时空节令

调和身心积极参与创作

分享更多生命律动的妙品

……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型舞剧

《24节气花间十二声》

是由舞蹈家高艳津子

带来的一出新颖舞剧

这台舞剧将中国传统的24节气

由12个与花相关的故事串联起来

用天地人神、四季风貌

展现出一个舞蹈的神话世界

这台舞剧将中国传统的24节气

由12个与花相关的故事串联起来

用天地人神、四季风貌

展现出一个舞蹈的神话世界

而且它不拘泥于单一现代舞的形式

古典舞、民族舞、芭蕾舞等

多种舞蹈形式都融合在其中

作者:未知

作者:未知

作者:未知

陈再藩及陈徽崇两位原创者

对廿四节令鼓的创作理念是:

“鼓乐”是节庆的声音

“鼓”是传统的脉搏

中华文化里的节庆

是一种生活节奏的调节

廿四节气

更是中国农人数千年来

与天地四季搏斗之后

所得到的一份充满草根性

和包含中华哲思的自然科学智慧

(符合今日之环保概念)

从岁时刻度的廿四节气

到人文元素饱满的节气时令

都是“天地人”之间协调生息

所依赖的“脉搏”和“节奏”

每个节庆

都得快乐得像一首歌

美得像一首诗

神奇如神话

隽永如文学

热闹如鼓乐

腾跃如龙狮

….

自古以来人们通过节气观天象、察地貌调节日常起居饮食使身心与天地和谐共振……三全教学实践:

全息、全人、全智宇宙全息背景下践行全人教育节气是时空轴生命的节律与时空共振东方古老智慧就是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践行三全教育就是和更多有缘的人回归天人合一的生活创造和谐共生的家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从这里起步三全教育自然呈现……

部分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

由叮咚本源创作搜集整理,

供学习与交流,欢迎转发!

有缘家人联络平台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白殿疯症状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wuh.com/lczz/902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